发布时间:2023年04月24日 [返回列表]
【AT导读】借冬奥会契机打造的崇礼中心,是集博物馆、图书馆和文化广场一体的综合项目。设计借背山面城的天然场地,就势起“山”,顺“山”造境,清水混凝土肋柱以隐藏的逻辑与秩序隐于无形,与玻璃幕墙、反曲穹盖、广场景观台地,创造出可望城观山、融入生活的活力空间。
▲坐落在山脚下的大地景观 ©李季
城里的“山”
项目位于连绵起伏的群山脚下,风景资源得天独厚。用地是一处宽200m、长400m的开阔坡地,地势东高西低,落差近30m。面对这片背山面城、有着强烈山地属性的场地,创造一处融于自然的大地景观似乎是题中应有之意。于是,在场地里创造一座“山”便成为方案的出发点。
▲舒展的体型 ©张广源
▲白桦密林间的冰雪博物馆 ©李季
▲城里的“山” ©李季
1.1 就势起“山”
为了不让这座“山”成为单纯模仿自然地形的覆土建筑,而呈现出建筑与场地相互兼容、相互拟合之后“顺其自然”的状态。我们首先从周边的环境关系着手对场地进行布局,在不同方向上采用不同的态势和边界处理来塑造形体。
用地东侧靠山的东环路是进入城区的快速路,平时鲜有人至,我们将建筑紧邻道路布置,使形体成为与用地边界连成一体的坡地造型,屋顶则作为自然山体的视觉延伸,从地面缓缓抬升延展至西南角高高扬起。南侧形成垂直于地面的断面,逐渐旋转打开的列柱形成礼仪性的入口。西侧的裕兴路靠近城市,是南北贯通的主要干道,也是人流的主要来向,于是我们将文化广场放在建筑与道路之间。屋顶舒展的曲线配合周边的大尺度环境,强化出“山”的轮廓,形体微微内凹,形成对广场的边界围合感。
为了强化面向城市的开放性,我们用宽窄、疏密和偏转角度不同的肋柱在立面上排列出富有节奏感的韵律,随着观看视角的不同形成虚实过渡的变化,也随之化解了形体的厚重感。为了强化从高出场地10m的张承高速上远眺建筑的效果,我们在面山一侧的屋面嵌入了三个通透的玻璃厅,既能让充足的光线射入建筑深处,又能营造出富于震撼效果的第五立面。从空中俯瞰宛若三座巨大的冰晶从“山体”上破土而出。
▲总平面图 ©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剖面图 ©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面向群山的冰锥 ©张广源
1.2 顺“山”造境
两馆合一的入口大厅是夹在两片通高结构墙体之间的楔形空间,为了让进入大厅的人有走进“山”洞的感觉,将墙和顶以相同的界面来处理,整个空间浑然一体,呈现出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纵深感。考虑到屋顶是逐渐抬起的缓坡,在图书馆中,如果竖向平层分区,为满足屋面最低位置的空间净高,各层楼板不可避免要大幅度内收,将大大降低空间使用效率。我们将楼板处理成不同角度的斜坡,上下层之间互为地面与屋顶,一方面形成了丰富奇特的空间变化,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观景视野,朝西俯瞰城市,朝东眺观山景。
▲轴测图 ©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两馆共享大厅 ©李季
▲转折的墙既是结构也切分空间 ©李季
▲博物馆展厅 ©李季
▲博物馆层平面图 ©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1.3 望城观山
从大厅台阶往上走,即进入图书馆。现代图书馆对于未来城市生活而言不仅是一个藏书和阅读的场所,更是一个让人驻足忘返、交流互动、触发灵感和惊喜的空间。作为“山”里的图书馆,我们希望在这里看书的人都能感受到山的气息。层叠错落的坡地宛如一片片抽象的山地景观覆盖并渗透到整个图书馆空间,温暖的天然橡木条板包裹着地面和天花,营造出静谧的氛围和舒适感。为了让阅读变得更有打卡的体验,我们在不影响通行的前提下,将台阶处理成可以落坐的台地,台地上分布着藏书、阅读和社交的功能区,通过半人高的书架将彼此的视线隔开。
面向城市一侧,宽大的清水混凝土肋柱逐渐扭转阵列展开,光和景渗入馆内,同时有效屏蔽了西向的强光。拾级而上来到面山的台地,两侧纤细的白色钢柱撑起反曲屋面,通透的玻璃界面让远处的景色渗透室内,也将内部丰富的活动场景悉数展现给城市。为了让突出屋面的反曲穹盖无论从空间内部向外看还是通过玻璃界面向室内都足够轻巧纤薄,我们将空调系统结合落地书架设计,排烟方式也采用顶部自然排烟,屋面仅保留必要的做法并将三角形网格结构完全暴露在空间中。散布在屋顶通过消防联动开启的自然排烟口同时兼顾夏季通风功能,可有效地排出聚集的热气。
▲观山的阶梯阅览空间 ©李季
▲望城的阶梯阅览空间 ©李季
▲图书馆层平面图 ©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NO.2
所见即结构是指结构构件在建筑空间表达中所呈现出的真实状态,混凝土的可塑性可以让构件在满足受力的情况下应对形体的复杂逻辑关系,并将其直接暴露而不做二次装饰。作为构建内外空间界面的混凝土肋柱,这种真实性不只体现在其作为力学支撑体和兼具空间视觉表达的双重特性中,还体现在其结构、保温一体化的构造体系,以及依靠传统现浇手工艺打造的清水混凝土毫米级的表观质量方面。为了达到这种近乎极致的真实,在设计阶段需要将肋柱形态、构造和工艺纳入到整体结构体系中综合研判。
2.1 结构与形态
看似非结构尺度的肋柱,在室内侧被用梁拉结,形成可抵抗侧推力的整体排架,进而在外立面形成与白桦林相映成趣的纯粹竖向线条。为了避免立面上横竖交织的网格化构图过于单调,我们将肋柱间的构件与玻璃分格一一对应错缝布置。同时为了从室内看上去尽可能不明显,构件居肋柱中心线设置,尺寸也缩小至150mm×150mm。
肋柱的轮廓从下至上呈阶梯状退台,这种看似非刻意而为之的形态也与受力特征相关。肋柱根部沿深度方向加宽,扩大了与基础的有效接触长度,可将汇集于此的应力均匀释放。由于肋柱向内倾斜,下宽上窄的收分还可以降低结构自身的重量,以更直接地传递屋面荷载。为了使肋柱相互叠加后从侧面呈现犹如劈开的山石肌理效果,我们借助参数化软件调整其组合形态,通过程序建立的客观生成逻辑能提供更细腻、更微妙的感知和形态,让肋柱轮廓的参差错落呈现出自然生长的韵味。
2.2 气候界面
肋柱从室外一直延伸到室内,看上去是一个整体,其实是内外两根肋柱的空间组合结构,中间填充保温材料,目的是让被肋柱隔断的玻璃形成连续且密闭的气候界面,以解决严酷的冬季气候条件下对自然光和保温看似矛盾的需求。内外肋柱间隔2m通过混凝土梁连接,并与两侧肋柱一次浇筑成型。考虑到幕墙安装空间和构造尺寸,我们进一步优化了结构构件,将里外肋柱的间距由150mm调整为200mm,使玻璃在肋柱之间以顺应倒伏的趋势旋转、倾斜。同时,为了达到隐框的效果,联系里外肋柱的构件沿厚度方向各向内缩尺100mm,以隐藏固定玻璃的铝槽。玻璃埋件均采用可调节的滑动装置,既可有效抵消混凝土施工产生的尺寸偏差,又可在安装玻璃时有足够的调节余量。安装后用同色的金属扣板与混凝土表面密封平整,最终形成了内外贯通的效果。
除此之外,项目中还有部分作为气候界面的墙体,为了追求清水混凝土的真实效果,我们未采用常规的内保温做法,而是采用了CL体系(现浇装饰墙+保温层+现浇结构墙)。与传统CL体系的构造逻辑稍有不同,内外两层200mm厚的墙体均承担了结构作用,并通过梁拉结形成共同受力的整体。
▲肋柱立面效果 ©根本堂建筑摄影
▲肋柱详图 ©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2.3 清水混凝土
为了实现斜肋柱表面与室内垂直清水墙统一的水平蝉缝效果,模板的划分采用了非常规的平行四边形,由于肋柱倾斜角度不同,彼此形体转折处的夹角均存在细微差别。尽管模板的加工都是依据数字模型生成,但数控机切割的模板与现场尺寸依旧存在偏差,只能依据实际情况对不同部位的模板二次手工修边、磨角,再将其严丝合缝地拼装起来,对工匠手艺和耐心都是不小的考验。原本计划肋柱由底至顶5片为一组一次浇筑成型以减少分段浇筑可能产生的偏差,但也由于现场工作面局促而无法实现。为了保证肋柱整体施工精度不受影响,模板加固只能以强度更高的铝合金构件来替代常规加固木模板用的木方。同时,为防止向内倾倒的混凝土将模板挤压变形,底模也由常规的单层加厚至双层。
随着立面脚手架被拆除,轻巧的构架随即呈现。清水混凝土表面保留了施工模板的孔痕和蝉缝,对浇筑时不经意间产生的自然肌理也不做过度修饰,尽可能呈现原汁原味的状态。当光线与之相遇,长短不一的暗影在肋柱间游走,所见即结构的趣味在光影的流转中悄然显现。
融入生活的生态地景
在城市公共空间营造中,我们希望将这处依山傍城的场地打造成城与山相互融合的大地景观,既有大山的野趣,也不失城市的理性,并以开放的姿态面向未来多元化的城市生活。
3.1 广场
位于用地中心的城市广场,围合于建筑从大地隆起的庞然体魄与逐渐向中心汇聚的层层白桦林带之间,林下的山花和草丛勾勒出纵横交织的慢行步道,将人流从四面八方引入广场。原本设计了一些磨光料石点缀在广场中,随着光线和视角的变化,地面上便会形成斑斓闪烁的肌理,夜晚在灯光的映射下,效果更为明显。但考虑到磨光的石面在雨雪天会异常湿滑,最后只好放弃,继而改为白色和深灰色毛面花岗岩石板的搭配混铺,虽不及原来变幻的视觉效果,但也勾画出灵动的笔触,进而形成了雪涡的趣意。
考虑到每逢大型活动,广场中间就会搭起舞台,我们便将错落有致的坐凳嵌入绿坡,形成若干组环抱广场的看台,厚重的花岗岩条石搭配菠萝木饰面,美观又耐用。看台构成的漫步通道从广场一直延伸到建筑,进而形成建筑底部高低错落的景观台地,人们可以沿着曲折的台阶和坡道登上高处的平台驻足远眺。为了进一步强化裕兴路与广场之间的通达性,我们用一条廊道将其连通,5个巨大的白色拱门跨越廊道一字排开,形成仪式感十足的入口。拱门借助3D打印技术分三段预制,在现场拼装而成,拱门表面三角形的小孔形成了如落雪般细腻的图案,随着夜幕降临,孔中透出彩色的光,仿佛夜空中闪耀的奥运五环。
3.2 “山”坡
为了让东侧的大屋面不单单只是从远处观赏的雕塑景观,而更贴近生活,我们将其坡度较缓的区域全部对外开放,人们可以随意走上屋面,或席地而坐、远眺风景、或悠闲漫步,近距离感受屋面作为大地景观的壮阔尺度。每逢雪季,屋面又会成为巨大的雪坡,引得孩子们爬上滑下,戏雪玩耍。建筑背坡原本就呈现出柔和的自然形态,试想如果再将屋顶布满绿植,那么看上去就无异于远处的绿色山体,不免乏味单调。于是我们转而采用不同深浅和肌理的石板将其覆盖,铺装的做法也随位置不同而变化。随着屋面缓缓抬升,由接地处深灰色自然面石板散铺,逐渐过渡到顶部白色麻面石板密拼。天长日久,石缝中便会自然长出绿草,在屋面上形成一片退晕的绿色,远远望去,既与远山相融,又会令人萌发雪峰的联想。
3.3 诗意的光
夜晚,我们刻意将环境光压到最低限度,不与星空争光,营造室外桃园般恬静的氛围。建筑的光也是隐匿的,安静自然地“长”在建筑上。面向广场,嵌入地面的窄角度光源勾勒出混凝土肋柱挺拔的线条和精致的边角。灯光亦可变化,配合夜晚广场的活动,形成如音符跳跃般的动态节奏。面山一侧的三个玻璃厅内则是灯火通明,强化光自内向外溢出的效果,使之成为坡地上熠熠生辉的“冰晶”。建筑入口一侧耸立着高大的清水墙,为了中和单一的表面肌理,我们将一组或高耸挺拔、或舒缓延展的造型油松点缀在旁边。夜晚,随着灯光亮起,斑驳的树影洒向清水墙面,晕染出朦胧的诗意图底。
▲坡地上熠熠生辉的“冰晶” ©张广源
▲隐在群山之间的“山” ©李季
结语
回顾整个项目的设计与建造历程,虽然因其启动较晚而未被列入奥运项目名单,但这也恰恰摆脱了建筑作为彰显国家形象的宿命,让设计返璞归真,呈现出其应有的状态 ——建筑生于自然,又融入自然。它使存在的结构隐于无形,而让隐藏的逻辑与秩序由内而外悄然显现。每当风和日丽,这座小城里的“山”便会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之中,在山色的四季轮转之间,幻化出千变万化的表情,安静而又充满活力,“山”与城互为孕育,和谐共生,这也许才是它最打动人的地方吧。
作者信息
康凯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土设计研究中心第二设计室副主任。
张一楠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土设计研究中心第二设计室建筑师。